《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分类:教学大纲    时间:2010-08-30    浏览量:268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一、实践课性质、目的和任务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大学生个体学习、成才的需要,总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经验,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3、在教学改革中,把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教育改革,其目的是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通过实践教学,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理论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使他们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形式和实践要求
(一)实践形式
整体上分为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两种形式。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会遇到经费不足和缺少相对固定的实践场所,以及学生人数较多等问题,组织集中实践比较困难。在安排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把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起来,学期实践与寒暑假实践结合起来。
集中与分散实践相结合,一是教学单位统一联系实践单位(一般应选择那些便于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单位),然后以学生自然班为单位进行参观或考察。二是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调查题目可以事先不定,由学生自己定题,也可以根据事先了解的情况先确定专题,下去后再作适当调整,调查结束后组织大家交流体会。
(二)实践要求
1、依据本大纲认真设计和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制定实践教学方法和教案。
2、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有关要求相一致,并服从学校的中心工作。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是实践课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
4、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5、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注重课程之间和内容方面的有机联系,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统一的整体。                              
6、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期间,并且可以延伸到假期进行。
三、实践总学时和实践资料
8学时。实践报告书和相关参观点、影视、文献。
四、考核与成绩评定
主要考察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方式主要为考查,如撰写课程论文、社会调研报告、课堂答辩等,参加活动并能写出书面材料者,一般评为良好;撰写书面材料和交流活动认真者,可评为优秀。
五、实践任务与学时分配
(一)读书部分(以读书报告方式考察)(2学时)
1、名人类作品:爱因斯坦论人才、培根论人生、杨振宁、李政道论人才、傅雷家书、其他人员的作品(与本课程有关)。
2、文摘类作品:《读者》、《新华文摘》等。
3、报纸类作品:《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
(二)评比部分(2学时)
1、优秀大学生评比
2、文明寝室评比
3、知识竞赛、演讲与辩论赛
(三)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者行动部分(2学时)
(四)研究部分(包括研究问题、论文写作)(2学时)
参考选题:
(1)大学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2)晚自习期间公寓内同学自主活动类型的调查
(3)本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4)本班同学业余活动情况的调查
(5)本班同学周末活动情况的调查
(6)淘金盈开户本班同学对专业课学习态度的调查 
(7)本班同学对学院将开设选修课的看法、要求、建议的调查
(8)本班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
(9)本班同学对本学院(系)学习管理措施的意见调查
(10)本班同学对本班(系、校)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的调查
(11)本班同学对本学院(系、班)学习纪律状况的看法的调查
(12)本班同学对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状况等的调查
(13)对影响本班同学学习的不良因素的调查
(14)对促进本班同学学习的有利因素的调查
(15)对导致本班(系)同学学习心理困惑的主要因素的调查和分析
(16)师生交往对学习影响的实例分析
(17)本班同学对学院提出的有关学习管理的合理建议
(18)淘金盈开户本班同学专业兴趣状况的调查
(19)本班同学对系(院)在学习(内容、形式、方法、指导等)方面(基本或迫切)的要求调查  
(20)上课时少数同学爱讲话的原因调查和分析
(21)对上课时少数同学谈话的看法的调查
(22)对我院(班)同学淘金盈开户考试态度、考试纪律、考试管理的评价的调查
(23)对本年级同学热衷“上网”的原因调查